争当黄冈工匠——记中粮集团工业(黄冈)有限公司榨油厂技术主管王大伟
信息来源:黄冈日报 时间:2018-11-30 11:19:18 浏览量:
本报记者 张青松 通讯员 肖江麟
王大伟是中粮集团工业(黄冈)有限公司榨油厂的技术主管。在平凡工作中,他苦练生产技术,追寻创新梦想,努力争当新时期的“黄冈工匠”。
把勤学勤练掌握过硬技术作为提升自我的第一需求
今年35岁的王大伟,2004年毕业于烟台粮油学院,2011年应聘到中粮集团黄冈公司榨油厂车间工作,担任技术主管。他常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我。他埋头钻研技术,利用业余时间研学了《油脂制造预加工》《食品工程生产技术》《粮食工程机械制图》等油脂生产加工的现代生产技术理论,带领员工学习《中粮集团班组建设通用标准化》管理知识,做学习笔记10多万字,多次参加中粮集团组织的业务技术培训。他在实践中学习,边干边摸索,尤其注意观察公司请来培训指导的油脂生产专家、高级工程师怎么干,不放过点点滴滴的请教机会。
当别人沉浸在节假日与家人欢聚的时光里,王大伟倘佯在知识的海洋里勤学苦思,有时为了解决一个疑难问题,别人下班回到寝室休息,他仍坚持在车间面对运转设备听声响、看控制程序变化、分析运行数据。几年如一日,王大伟的业务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晋升为油脂工程师,于2012年获得中粮油脂油料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3年在公司技术大比武中荣获个人第一名,所在的预浸班组荣获中粮集团2013年度“阳光班组”称号。
把创新创造实用技术成果作为发展企业的第一梦想
王大伟说,要立足岗位,把创新创造实用技术成果作为促进企业发展、促进黄冈经济发展的第一梦想。前些年,榨油厂的油脂产品能耗比上不去,导致油脂产品的市场营销竞争力不强。作为业务技术主管,他决心学习古代工匠鲁班大师的创造精神,把攻关油脂生产节能降耗技术成果作为实现“创造梦”的主要目标。
从2015年开始,他潜心投入到大豆预处理车间钻研、分析主要机械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大数据比对分析。为了节能降耗,从车间生产实践中筛选出两个技改课题。第一个技改课题是在榨油车间增添利用预榨和浸出车间乏汽加热调质塔装置,第二个技改课题是配置废水蒸煮罐。为了科学地完成这两个技改项目,他带领技改人员近半年的时间摸爬滚打在车间。技改过程中,他的老父亲病重住院,家里人打了两次电话,说父亲十分想念他盼儿回家,他都没有回去。到第三次家人来电话时,电话那头传来父亲盼儿归返的声音,他才在下班后坐火车赶赴山东看望住院的父亲,在医院里陪守父亲一晚上。好在父亲理解、全力支持他的工作,要他以事业为重,但他心里还是深感愧对父亲。想到厂里的技改项目,第二天他又赶回黄州,投入到紧张的技改之中。以上两个技改项目于2016获得国家科技部授予专利证书。在为公司进行创新创造的同时,近几年来,他带领员工积极为企业生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300多条。通过技改,提高了榨油厂设备运转率、降低了成本,并取得显著成绩,为公司年节约费用约260多万元。
把苦干实干勇于担责担当作为爱岗敬业的第一要求
王大伟说,作为一名党员,作为公司的一名中层业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一身过硬的技术,更要有一种勇于担当、模范带头的精神,在工作中做到“四个带头”。
带头苦干实干树标杆。在工作中他苦干实干,身先士卒。去年7月,有一次工厂因停电导致浸出车间DTDC蒸脱机料中原料结块,需要及时清理堵料,在外面清理需要3天时间才能完成。为了不影响生产进度,他主动带头进入蒸脱机里面清理,机器内部温度高达60℃,他进进出出往返4次,汗水把衣服湿透得像水洗了一样。在他的带动下,当班员工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堵料的清理,为再次开机生产赢得了宝贵时间。
带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在工作中,他注重抓生产调度、满负荷生产,对加工任务做好紧密周全计划,设备提前保养,易损件常备用,保证了设备正常运转,预榨车间连续6年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特别是2017年完成大豆加工40.2万吨,是公司投产运营以来投产量最高的一年,为公司创造了规模经济效益。
带头精益求精提升产品质量。他将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纳入考核,完善产品质量监督考核管理机制,如今年春季生产的小榨菜籽油的风味有了很大提高,得到客户的青睐,粕水分合格率提升到100%,客户投诉率大为下降。
带头抓安全生产。积极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提升应急管理能力,近两年来,他们成功地参与了中粮集团开展的冷干箱着火应急演练、浸出溶剂罐正己烷泄露应急演练等活动,演练过程得到上级单位好评。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王大伟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2014年他被评为黄冈市劳动模范,今年又被评为省劳动模范。从2012年以来,公司先后多次授予他“生产标兵”“科技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信息来源:黄冈日报 时间:2018-11-30 11:19:18 浏览量:
本报记者 张青松 通讯员 肖江麟
王大伟是中粮集团工业(黄冈)有限公司榨油厂的技术主管。在平凡工作中,他苦练生产技术,追寻创新梦想,努力争当新时期的“黄冈工匠”。
把勤学勤练掌握过硬技术作为提升自我的第一需求
今年35岁的王大伟,2004年毕业于烟台粮油学院,2011年应聘到中粮集团黄冈公司榨油厂车间工作,担任技术主管。他常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我。他埋头钻研技术,利用业余时间研学了《油脂制造预加工》《食品工程生产技术》《粮食工程机械制图》等油脂生产加工的现代生产技术理论,带领员工学习《中粮集团班组建设通用标准化》管理知识,做学习笔记10多万字,多次参加中粮集团组织的业务技术培训。他在实践中学习,边干边摸索,尤其注意观察公司请来培训指导的油脂生产专家、高级工程师怎么干,不放过点点滴滴的请教机会。
当别人沉浸在节假日与家人欢聚的时光里,王大伟倘佯在知识的海洋里勤学苦思,有时为了解决一个疑难问题,别人下班回到寝室休息,他仍坚持在车间面对运转设备听声响、看控制程序变化、分析运行数据。几年如一日,王大伟的业务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晋升为油脂工程师,于2012年获得中粮油脂油料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3年在公司技术大比武中荣获个人第一名,所在的预浸班组荣获中粮集团2013年度“阳光班组”称号。
把创新创造实用技术成果作为发展企业的第一梦想
王大伟说,要立足岗位,把创新创造实用技术成果作为促进企业发展、促进黄冈经济发展的第一梦想。前些年,榨油厂的油脂产品能耗比上不去,导致油脂产品的市场营销竞争力不强。作为业务技术主管,他决心学习古代工匠鲁班大师的创造精神,把攻关油脂生产节能降耗技术成果作为实现“创造梦”的主要目标。
从2015年开始,他潜心投入到大豆预处理车间钻研、分析主要机械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大数据比对分析。为了节能降耗,从车间生产实践中筛选出两个技改课题。第一个技改课题是在榨油车间增添利用预榨和浸出车间乏汽加热调质塔装置,第二个技改课题是配置废水蒸煮罐。为了科学地完成这两个技改项目,他带领技改人员近半年的时间摸爬滚打在车间。技改过程中,他的老父亲病重住院,家里人打了两次电话,说父亲十分想念他盼儿回家,他都没有回去。到第三次家人来电话时,电话那头传来父亲盼儿归返的声音,他才在下班后坐火车赶赴山东看望住院的父亲,在医院里陪守父亲一晚上。好在父亲理解、全力支持他的工作,要他以事业为重,但他心里还是深感愧对父亲。想到厂里的技改项目,第二天他又赶回黄州,投入到紧张的技改之中。以上两个技改项目于2016获得国家科技部授予专利证书。在为公司进行创新创造的同时,近几年来,他带领员工积极为企业生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300多条。通过技改,提高了榨油厂设备运转率、降低了成本,并取得显著成绩,为公司年节约费用约260多万元。
把苦干实干勇于担责担当作为爱岗敬业的第一要求
王大伟说,作为一名党员,作为公司的一名中层业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一身过硬的技术,更要有一种勇于担当、模范带头的精神,在工作中做到“四个带头”。
带头苦干实干树标杆。在工作中他苦干实干,身先士卒。去年7月,有一次工厂因停电导致浸出车间DTDC蒸脱机料中原料结块,需要及时清理堵料,在外面清理需要3天时间才能完成。为了不影响生产进度,他主动带头进入蒸脱机里面清理,机器内部温度高达60℃,他进进出出往返4次,汗水把衣服湿透得像水洗了一样。在他的带动下,当班员工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堵料的清理,为再次开机生产赢得了宝贵时间。
带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在工作中,他注重抓生产调度、满负荷生产,对加工任务做好紧密周全计划,设备提前保养,易损件常备用,保证了设备正常运转,预榨车间连续6年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特别是2017年完成大豆加工40.2万吨,是公司投产运营以来投产量最高的一年,为公司创造了规模经济效益。
带头精益求精提升产品质量。他将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纳入考核,完善产品质量监督考核管理机制,如今年春季生产的小榨菜籽油的风味有了很大提高,得到客户的青睐,粕水分合格率提升到100%,客户投诉率大为下降。
带头抓安全生产。积极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提升应急管理能力,近两年来,他们成功地参与了中粮集团开展的冷干箱着火应急演练、浸出溶剂罐正己烷泄露应急演练等活动,演练过程得到上级单位好评。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王大伟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2014年他被评为黄冈市劳动模范,今年又被评为省劳动模范。从2012年以来,公司先后多次授予他“生产标兵”“科技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