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市总工会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黄冈发布

重磅合集来了!

信息来源: 时间:2024-04-17 14:05:05 浏览量:
      为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推动今年全市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3月7日至4月1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奋战开门红·县市长话经济”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黄冈10个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介绍各地推动一季度经济“开门红”的具体举措和初步成效。

黄冈日报全媒体同步推出
“奋战开门红 县市长话经济”系列报道
分别介绍了10个县市区
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
以下为合集内容


      01
      黄州
      奋战开门红 县市长话经济
 
      经济总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市前三
      黄州区锚定GDP增长7.5%目标奋进
 
      3月7日,我市举行“奋战开门红·县市长话经济”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黄州区经济运行总体情况。2023年,黄州区生产总值完成337.88亿元,同比增长5.5%,连续三年总量保持全市前三。今年黄州区将锚定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的预期目标,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黄州实践。

      黄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陈风介绍,过去一年,黄州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9%,社零总额增长8.7%,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全市,为今年一季度“开门红”和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黄州区将以改革创新释放发展动能,大干快上抓实“三大项目”,多措并举推进城市和产业“双集中”发展,全力以赴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项目建设是经济增长的硬支持。陈风表示,今年争资立项突出“早”,瞄准专项债支持领域谋划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123.77亿元,拟申请专项债资金47.63亿元。同时抢抓特别国债机遇,争取城市排水防涝领域增发国债项目11个,争取资金8.77亿元;招引项目突出“大”,重点围绕农产品深加工、大文旅和现代服务业、光电子信息等“2+2”产业优势,狠抓产业链招商,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完成农产品加工招商30亿元。一季度新签约项目3个。

      “今年一开年,就全力以赴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复工率达到100%。”陈风介绍,1至2月份,黄州区累计工业用电量同比增幅达74.81%,全市排名第一。

      在城市和产业“双集中”发展上,聚焦“三城”建设,加快推进建设“光谷第九园”二期,服务推进黄冈化工园高标准建设和扩区调区,深入实施“四区联动”城市更新,加快推进大桥东片区建设,黄冈第二中学一期工程3月底实现封顶;围绕“2+2”产业定位,与市级园区一体发展,握指成拳、集中突破,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200亿元,持续举办东坡庙会系列活动,及时落实各类促消费政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今年全区力争服务业规上企业达到69家。(记者熊庆萍 马艳明 通讯员付海洋)

      02
      团风
      奋战开门红 县市长话经济
 
      抢先抓早 快干实干
      团风县经济运行开局有力起势良好

      3月7日,我市举行“奋战开门红·县市长话经济”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介绍团风县经济运行总体情况。1至 2月份,团风县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以上,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团风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凯介绍,今年初以来,团风县聚焦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主攻方向,锚定全年目标,抢先抓早,快干实干,在项目投资、工业倍增、产业升级、消费提升、服务保障等方面重点发力,经济运行开局有力、起势良好。围绕城市更新、流域综合治理、民生服务、供应链建设等重点领域,团风县谋划实施牛车河大型灌区等重点项目 200个。组织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23 个。春节期间,开展乡情招商和重点企业走访活动,目前已新签约项目18 个 。强 化 春 节 期间生产要素和企业运行保障,正月十五前,79 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工业 用 电 量 恢 复 到 去 年 四 季 度 的97.81%。持续深化“双千”行动,多措并举降低物流、融资、用能、用工等生产性成本,想方设法为企业找订单、拓市场,年初以来,全县已新增市场主体1019 户、增长 6.7%,新增“四上”企业10家。建筑和钢结构是团风的两张产业“名片”。“今年,我们将绿色装配式建筑作为新赛道,加快推动建筑业和钢结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胡凯介绍,将加强科研攻关、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搭建绿色建材供应链平台,以供应链赋能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团风县还抢抓今年元旦、春节、元宵等消费旺季,开展东坡庙会、牛车河新春灯会等系列活动,春节期间接待游客 27.3万人次,同比增长 41.3%,前两个月餐饮业、住宿业营业额均增长超过20%。同时,开展春节返乡置业“迎春安居嘉年华”活动,以政策支持吸引返乡群众到县城安家,网签面积同比增长86.7%。(记者汪欢 通讯员邓义)

相关报道点击图片查看
 
640.JPG
3月8日《黄冈日报》4版
 
      03
      红安
      奋战开门红 县市长话经济
 
      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市第二
      红安力争今年一季度GDP增长8%以上


      3月14日下午,我市举行“奋战开门红·县市长话经济”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红安县经济运行总体情况。2023年,红安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GDP增长6.8%,居全市第二。一季度,红安县力争GDP增长8%以上,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亿元,坚决跑好“第一棒”,勇夺“开门红”。

      红安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广介绍,今年将认真落实省委“五个以”“五个一”的工作部署,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锚定GDP增长8%以上,各项经济指标确保全市前三的目标,接续竞进,再接再厉,重点抓好推进工业倍增、补齐农业短板、夯实项目底盘、活跃消费市场等工作,争当全市强县工程排头兵。

      为快速推进复工复产,红安年前就研究制定了工业经济一季度“开门红”支持措施,安排500万元资金奖励春节期间不停产企业,正月十四,全县141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1-2月,累计工业用电量增速63.7%,居全市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4%,居全市第二。重点围绕农产品深加工(中药材)、红色旅游、家居建材、装备制造“2+2”主导产业,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60个以上,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200个、新入库项目160个、新投产项目35个、新进规入限企业100个,目前,全县新开工项目22个、新入库项目7个、新投产项目2个、新进规入限企业18个。扎实开展“我为企业降成本、找市场、找融资、帮招工”活动,目前已开展招聘会27场,帮助企业招工3027人,为企业授信26.95亿元。

      围绕补齐农业短板,红安坚持从全产业链发力,在生产环节狠抓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1+5”特色产业,力争全年种植面积130万亩以上;在加工环节狠抓农业龙头企业招引,争取招引农产品加工项目10个以上,已招引项目4个;在流通环节狠抓供应链建设,加快打造泛家居、红苕2条供应链,以供应链思维推动农业产业组织化、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发展。

      “红安红色资源富集,每年有近千万的游客流量,今年我们将举办首届红色文化旅游节,深入挖掘消费市场潜力。”胡广介绍。春节期间,2万人观看特色文化剧目。同时,红安还大力挖掘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潜力,有力有效促进产业和城市的双集中。(记者汪欢 通讯员刘子靓)

      04
      麻城
      奋战开门红 县市长话经济
 
      锚定GDP增长7.5%的目标,上满弓拉满弦开好局
麻城以开门红带动全年红

      3月14日,我市举行“奋战开门红·县市长话经济”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麻城市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去年,麻城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5.19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45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7亿元,均稳居黄冈首位。石材、汽车零部件、建筑业产值分别达到210亿元、104亿元、128亿元,成为黄冈唯一拥有3个百亿级二产产业集群的县市。

      “锚定全年GDP增长7.5%的预期目标,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上满弓、拉满弦、开好局,跑出‘加速度’,勇夺‘开门红’。”麻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裴永波介绍,今年将从城市和产业双集中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改革创新等方面发力,一季度,力争GDP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社零总额增长18.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2%以上,以“开门红”带动“全年红”。

      在城市集中高质量发展上,推进“一中心四片区”建设,将文教新区作为城市集中高质量发展新中心、起步区,打造市民休闲中心、群众文体中心和科创教育中心;老城商贸居住片区,计划今年改造老旧小区18个,建改集贸市场3个,新增停车位6000个、充电桩1200个以上,新建街头游园和口袋公园23个以上;现代服务业片区,积极推进麻城北站站场、健康医疗中心、现代智慧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工业集中片区,加快创新创业园二期、邻里中心、职工公寓、商贸综合体、人才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以综合性民生政策推动就地城镇化,力争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5亿元以上,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62万平方米以上。

      在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上,围绕石材、汽车零部件两大强县产业和农产品加工、全域大文旅两大富民产业,全力以赴抓产能、扩消费、育主体。力争今年石材产业实现产值260亿元以上,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12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实现产值70亿元以上,全域大文旅全年接待游客1600万人次,全年完成技改投资33亿元。

      在重大项目建设上,计划谋划和储备重点项目143个,总投资623亿元,争取各类资金120亿元以上,新开工入库亿元项目80个以上。(记者熊庆萍 通讯员肖杰)

      05
      罗田
      奋战开门红 县市长话经济
 
      全力以赴拼经济、抓产业、谋项目、优环境
      罗田多项开门红调度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3月14日,我市举行“奋战开门红·县市长话经济”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介绍罗田县经济运行总体情况。2023年,罗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93亿元,同比上年增长6%。今年,罗田将继续加快项目大攻坚、产业大转型、环境大改善、经济大发展,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罗田新篇章。

      罗田县委副书记、县长周黎介绍,罗田县聚焦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主攻方向,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以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促进就地城镇化为抓手,全力以赴拼经济、抓产业、谋项目、优环境、促发展,县域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

      谋划和实施春节“开门迎客”“我的家乡我建设”等一系列招商联谊活动,累计开展茶话会、恳谈会、推介会、餐叙等179次,联络知名人士、优秀企业家等496人,截至2月底,签订招商引资协议15份,协议投资额95.87亿元,完成到位资金3.34亿元。

      支持工业企业春节期间不停工不停产早开工,累计向全县284家“四上”企业发放各类物资30余吨,走访摸排企业经营和项目建设困难问题105个,解决96个,解决率91.4%。新增信贷风险补偿金及涉农“白名单”企业6家,贷款余额240亿元、同比增长20%。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1场次,现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873人。宏源、中蓝宏源、名羊、同一食品等公司实现春节不停产且满负荷生产。

      罗田全力以赴拼开局、抢进度,推动各项政策措施早出台、任务部署早落地、工作安排早见效,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拼出全年“满堂彩”。截至2月底,“开门红”14项调度指标中:工业增值税同比增速、重点项目土地要素保障率、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支付率、专项债券资金拨付率等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周黎表示,罗田将立足比较优势,明确发展定位,按照全产业链思维,持续抓实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聚焦“2+2”重点产业方向,积极主动对接引进更多的总部企业,扎实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基金招商,不断做大项目谋划库、储备库,力争实现全年GDP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记者李娇 通讯员陈钦)

相关报道点击图片查看

641.JPG
3月15日《黄冈日报》3版

      06
      英山
      奋战开门红 县市长话经济
 
      英山县做强绿色文章奏响金色交响曲

      4月8日,我市举行“奋战开门红·县市长话经济”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介绍英山县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今年,英山县锚定“GDP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的目标,以争创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抓手,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英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海霞用四“绿”四“金”介绍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守“绿”换“金”,抓实生态保护;添“绿”增“金”,夯实项目支撑;借“绿”生“金”,厚植茶药优势;聚“绿”成“金”,缔造幸福生活。

      生态是英山最大优势,绿色是英山最靓底色,如何做好“绿”文章?王海霞说,2023年该县空气优良率94.7%,排名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列,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今年将守“绿”换“金”,巩固拓展创建成果,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大畈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及扩面,推动东河流域综合治理、东西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等5个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落地见效。将添“绿”增“金”,把项目攻坚年作为今年工作的主题主线,全力推动大别山主峰风景区提档升级、张咀水库除险加固、国华储能电站等项目“应开尽开”,形成远近结合、接续接力的项目建设格局,力争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

      茶叶和中药材是英山县的特色产业,如何借“绿”生“金”,发挥茶药优势?“补齐供应链短板、突破性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王海霞介绍,一季度新签约农产品深加工项目23个、协议投资额46.7亿元。下一步将加快英山云雾茶全产业链开发、药食同源植物工厂等重点项目推进速度,做实英山云雾茶和中药材市级产业协会,推动乡村振兴平台公司运营提质增效,力争今年农业总产值突破90亿元。在聚“绿”成“金”上,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毕昇纪念园争创4A级景区,以多彩旅游路为抓手构建“通景、链景、融景”文化旅游网,以“双集中”为切入点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形成节会搭台、商贸唱戏、文旅出圈、人口进城的联动效应。(记者熊庆萍 通讯员吴滕钰)

      07
      浠水
      奋战开门红 县市长话经济
 
      浠水县一季度GDP预计增长7.5%以上

      4月8日下午,我市举行“奋战开门红·县市长话经济”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介绍浠水县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今年,浠水县坚持在市定16项重点工作中找准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增长点,一季度GDP预计增长7.5%以上,圆满实现开门红各项目标。

      浠水县委副书记、县长邓中麟介绍,将紧盯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保持拼劲闯劲韧劲,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工业提质增效、城建提速扩量、服务业全面提升等方面务求实干,努力实现开门红、半年红、全年红,在全省全市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同步迈进、谱写新篇、贡献作为。

      为发挥粮油、畜禽、特色水产、蔬菜等资源优势,浠水围绕市场主体培育、“三品一标”建设、四大平台公司赋能等聚焦发力,推动农业板块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一季度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28.19亿元,增长8.5%,总量位居全市第1位。新签约农产品深加工项目10个,一季度预计完成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11.66亿元。

      锚定绿色新型材料产业不动摇,浠水推动长崃、雄陶等2000万元以上增长点企业达效,一季度工业主导产业预计完成产值21亿元,比重达到70%以上;一季度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5%。安排技改扶持资金1000万元,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增强动能。

      做好综合性民生政策的“后半篇”文章,促进更多人口向县城集聚,一季度预计完成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4.44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4.55万平方米。支持巴河建工等返乡建筑企业加快发展,一季度预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5亿元,增长8%。

      围绕“多彩浠水、遇见铁三”主题,办好全国乡村铁人三项赛事,深入推进以果多多、供应赶大集为特色的民生供应链建设,释放农村消费活力。一季度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4亿元,增长15%。

      “我们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和农村金融,撬动农村资源融资10亿元以上,一季度预计完成金融业增加值5亿元,增长9.5%以上,保持全市前三位次。”邓中麟介绍,以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加大在库企业服务和新进规企业培育力度,预计一季度完成月度进规7家,实现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4.58亿元,增长6%。(记者汪欢 通讯员方俊)

      08
      蕲春
      奋战开门红 县市长话经济
 
      蕲春县连续两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进位

      4月8日,我市举行“奋战开门红·县市长话经济”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介绍蕲春县经济运行总体情况。2023年,蕲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7.94亿元,增长6.3%,居全市第四;争取省预算内投资项目8个,占全市总数的五分之一,全市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蕲春县委副书记、县长陈丹介绍,蕲春县全力以赴抓项目、强产业、优环境、促发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连续两年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进位,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位居全市前二;2023年在全省首次强县工程考核中获评先进县。

      “今年1至2月,全县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9.7亿元,增长22.66%;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3.42亿元,增长5.9%;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累计5.1亿元,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18亿元,增长6.6%。”陈丹表示,围绕实现全年目标和一季度开门红,蕲春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加快推进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应链思维推动蕲艾产业突破性发展、兜牢民生和安全底线,力争以开局主动赢得全年精彩。

      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聚焦重点争项目。重点谋划21个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项目、30个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和96个超长期国债项目。发挥优势招项目。重点围绕“2+2”强县富民主导产业招大引强,着力招引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招引项目聚势成群,力争全年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0个。贴心服务建项目。建立实时跟踪、动态闭环、完整高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着力推动285个目录库在库项目、29个储备库在库项目、344个实施库在库项目有序高效流转。

      加快推进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以公共服务聚人,以创业就业留人,以品质生活怡人。通过项目向产业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产业链向龙头企业集中和园区向三专园区集中等“四集中”方式,构建“2+2”主导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分别打造400亿元、130亿元的产业集群。

      坚持以供应链思维推动蕲艾产业突破性发展。积极对接九州供应链、扁鹊集团,加快构建蕲艾供应链体系,系统解决种苗质量、精深加工和标准体系、品质品控、品牌运营、销售渠道、物流配送等问题,加快推动蕲艾大健康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记者李娇 通讯员陈钰 吕雷)

相关报道点击图片查看

642.JPG
4月9日《黄冈日报》3版

      09
      武穴
      奋战开门红 县市长话经济
 
      武穴进入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行列

      4月16日,我市举行“奋战开门红·县市长话经济”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介绍武穴市经济运行总体情况。2023年,武穴市GDP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居黄冈第一,进入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行列,荣获全省强县工程“二十强”称号。

      武穴市委副书记、市长查俊介绍,2024年,武穴将抓产业、促集中,抓项目、促投资,抓消费、促活力,抓保障、促发展,计划全年GDP增长8%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聚焦“2+2”主导产业,武穴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抓好强县产业,在医药化工方面,支持祥云集团、广济药业等重点医药化工企业集群化发展,一季度实现产值35亿元,力争全年实现产值155亿元;在新材料方面,加快梅川钙镁和硅基新材料等项目建设,一季度实现产值17亿元,力争全年新材料产值突破百亿元。突出抓好富民产业,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一季度完成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7.78亿元,力争全年完成产值50亿元;文旅方面,一季度完成文旅综合收入13亿元,力争全年突破50亿元。突出抓好产业增长点,出台新型工业化发展“金九条”,今年已发放科技创新奖补资金5327万元,一季度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3.7亿元。

      武穴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已谋划政府投资类项目97个、社会投资类项目66个,总投资523亿元,一季度争取上级资金28.8亿元。成立6支专业招商团队,全年计划招引项目90个,目前已签约项目46个。加快推进华电热电搬迁扩建、智能化新能源船舶产业园一期等96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全年完成固投221亿元。一季度已开工项目25个,入库项目41个,入库投资额147.7亿元。

      为持续改善消费环境,不断释放消费活力,武穴优化政策激励,完善商业体系,培育商贸主体,一季度,新入限企业20家,预计完成社零总额37亿元,力争全年入限50家,实现社零总额220亿元。

      在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武穴强化流域安全保障,加快实施荆竹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积极开展沿河沿湖岸线综合整治,全面提升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强化营商环境保障,持续降低企业融资、用工、物流、能耗等成本,谋划实施45个先行区创建项目,推动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强化信息赋能保障,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化赋能四化同步发展。(记者汪欢 通讯员耿文辉)

      10
      黄梅
      奋战开门红 县市长话经济
 
      黄梅奋力打造湖北东向开放“桥头堡”

      4月16日,我市举行“奋战开门红·县市长话经济”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介绍黄梅县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今年,黄梅县锚定“GDP增长8%、规工增加值增长11%、社零额增长10%、固投增长13%”的目标,着力改革赋能,狠抓产业培育,奋力打造湖北东向开放“桥头堡”。

      黄梅县委副书记、县长马梁介绍,黄梅地处长江、京九铁路两条经济大动脉的交汇点,区位优势独特,深化跨省跨江区域协作,打造湖北东向开放“桥头堡”是该县肩负的使命。

      “西融武汉都市圈,打造光通信材料产业配套区;南接环鄱阳湖经济圈,打造农产品区域性集散地;东联长三角和皖江城市带,打造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承接区。”马梁介绍,该县围绕强县富民产业,优化“1+3+6”招商机制,以链式招商,深化产业协作,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5个,协议投资额350亿元,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一季度已签约引进项目33个、协议投资额133.7亿元。

      实施小池新三年行动计划,以跨省跨江合作为重点,扩大交通互联、产业协作等领域项目投资,力争全年新开工入库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在投资方面,该县围绕交通同轨,实施黄黄高速“四改八”,深度融入武鄂黄黄都市圈;推动黄小高速改扩建,快速连接南昌都市圈;协同推进英梅高速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融入大别山旅游圈。围绕产业同链,建设区域性绿色印染基地,培育15亿米的印染面料产能;改造小池裕丰农产品市场,扩大小池、分路蔬菜基地,打造九江“菜篮子”。围绕流域同治,加快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进度,谋划引江灌区新建工程,与九江、宿松开展生态环保联合执法,打造长江水安全保障协作区。

      加快要素配套,打造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光通信材料三个百亿产业,其中,建成华纺链全省首家县级服务中心,84家纺织企业注册上链,共享代采集配、撮合交易、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发挥非遗文化优势,兴文旅、带商贸、活消费,力争今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0亿元。

      作为多项工作的省级试点,黄梅县以改革开放破题起势,释放发展“新动能”。聚焦“双集中”,以教育为核心的优质公共服务吸引人口聚集,以规建管一体化机制提升县城功能品质,以专业化方式推动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促进“人、城、产”融合发展;构建农文旅融合的发展体系、城乡均衡的服务体系、共建共享的治理体系,以县域为单元统筹城乡发展。(记者熊庆萍 通讯员石勋)

相关报道点击图片查看

643.JPG
4月17日《黄冈日报》3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