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轮调解、当场兑现,“工会+”解纷模式倾情化解职工烦心事
信息来源: 时间:2025-03-20 10:42:54 浏览量:
3月13日,浠水县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成功化解刘某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劳动纠案。历时2个月经过20余次沟通的劳动纠纷案由“无解”变为“和解”。

2024年2月,刘某入职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担任策划经理一职,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11月被公司辞退。随后,刘某向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5个半月工资、绩效工资、节假日加班补助、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等共计17万余元。
2024年12月6日,县仲裁院将此案转至县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处理。调解员收到案卷后,立即开展情况调查,了解到一方面企业因市场经济整体萎缩,项目回款困难,导致拖欠刘某工资,另一方面刘某已不在当地,且家里急需这笔钱支付两个孩子的学杂费。鉴于双方都有调解意向,2025年1月21日县总工会调解工作室组织双方进行第一次面对面调解,公司现场承诺,将分两次支付刘某5个月工资5万余元,并于2025年1月27日前已支付完成,但认为刘某要求的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金数额太大不能接受,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年后,县总工会和县仲裁院再次碰头对案件进行分析,工会调解员何卫军多次前往企业释法明理,仲裁员徐丹丹及时安抚刘某情绪,经过20余次电话、微信沟通和现场拜访,通过算“经济账”“人情账”“时间账”的方式说服他们。3月13日,县总工会调解工作室再次邀请双方到场面对面调解,最终双方同意由企业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剩余半个月工资、绩效工资等共计23000元,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县仲裁院出具仲裁调解书,企业当场支付现金。
此次案件的圆满化解,彰显了“工会+”调解机制在解决劳动纠纷、规范用工环境、全力维护公平公正等方面的有效优势。据了解,2025年以来,浠水县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已受理劳动争议案33件,达成调解协议16件,在调7件,为职工争取权益保障资金82.5万余元。
(通讯员:李璐、郭小兰)
3月13日,浠水县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成功化解刘某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劳动纠案。历时2个月经过20余次沟通的劳动纠纷案由“无解”变为“和解”。
2024年2月,刘某入职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担任策划经理一职,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11月被公司辞退。随后,刘某向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5个半月工资、绩效工资、节假日加班补助、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等共计17万余元。
2024年12月6日,县仲裁院将此案转至县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处理。调解员收到案卷后,立即开展情况调查,了解到一方面企业因市场经济整体萎缩,项目回款困难,导致拖欠刘某工资,另一方面刘某已不在当地,且家里急需这笔钱支付两个孩子的学杂费。鉴于双方都有调解意向,2025年1月21日县总工会调解工作室组织双方进行第一次面对面调解,公司现场承诺,将分两次支付刘某5个月工资5万余元,并于2025年1月27日前已支付完成,但认为刘某要求的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金数额太大不能接受,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年后,县总工会和县仲裁院再次碰头对案件进行分析,工会调解员何卫军多次前往企业释法明理,仲裁员徐丹丹及时安抚刘某情绪,经过20余次电话、微信沟通和现场拜访,通过算“经济账”“人情账”“时间账”的方式说服他们。3月13日,县总工会调解工作室再次邀请双方到场面对面调解,最终双方同意由企业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剩余半个月工资、绩效工资等共计23000元,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县仲裁院出具仲裁调解书,企业当场支付现金。 此次案件的圆满化解,彰显了“工会+”调解机制在解决劳动纠纷、规范用工环境、全力维护公平公正等方面的有效优势。据了解,2025年以来,浠水县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已受理劳动争议案33件,达成调解协议16件,在调7件,为职工争取权益保障资金82.5万余元。
(通讯员:李璐、郭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