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市总工会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视频新闻

致敬劳动者·换岗体验 | 最“土”的岗位:女记者变身酷炫农机手

信息来源: 时间:2024-05-04 20:21:35 浏览量:
 

      记者彭文娟:“看到我旁边这台拖拉机了吗?今天我要来体验当一位农机手,成为农机手的第一步就是考证,今天我特别请到了一位教练。师父好!师父考证难吗?”

      全国农机职业技术能手、湖北省农机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冠军、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愉锐:“不难,拖拉机考证跟我们C1的驾照考试是差不多的,也有我们的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有我这个师父在教你,啥都不难。”

      记者彭文娟:“好!那就拜托师父了!”

      农机驾驶科目一考试的难度并不大,记者很快做完了试卷。但在科目二的训练中,她遇到了拦路虎。

      记者彭文娟:“那我现在这个方向盘到底应该怎么打呀?退是怎么退呀?”

      杨愉锐:“压线了,停!刚才是看这个线不 ?”

      记者彭文娟:“但是我已经停不下来了。”

      杨愉锐:“如果这是一面墙你就相当于撞了。”

      记者彭文娟:“师父,我都开了这么多次了,不是撞杆就是压线,那我到底该怎么开呀?”

      杨愉锐:“你走直线是没有问题的,就是转弯,方向盘打早或者打晚了,还有可以调的余地,加油!”

      相比于普通汽车,农机驾驶不仅操作方式更复杂,转向半径也更大,需要驾驶员具备更强的空间感和预判能力。从早上练到天黑,依然开不好,记者急哭了。

      杨愉锐:“你不要心急,我们慢慢地练,没有难到我们的事儿。”

      记者彭文娟:“师父这一次可以吗?”

      杨愉锐:“可以可以!非常完美!”

      经历了科目二的“魔鬼训练”,接踵而来的是科目三的挑战,最大的难度就是,180度快速调头。

      通过刻苦练习,最担心的翻车情况并未出现,真是太幸运了!第三天,记者顺利通过了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考试,这也意味着她能下田了。

      田间作业第一步,就是平整田块。

      记者彭文娟:“但是我感觉在水田里走得歪歪扭扭的。”

      杨愉锐:“是因为田底子不平,它的方向就不听你使唤。”

      平整田块要达到高低落差不超过5公分,而记者平整完的地,依旧“错落有致”,完全达不到要求。师父接下了她的“烂摊子”,三下五除二把地整得如同平面一般。插秧环节,让记者信心倍增,秧苗从插秧机苗盘上滑落,整齐有序插入水田里。片刻工夫,一排排青翠秧苗就在水田中挺立了起来。

      记者彭文娟:“师父,我这个秧插得怎么样?”

      杨愉锐:“今天你第一次插秧,肯定有点不直,这是很正常的。”

      记者彭文娟:“感觉后面都是弯的。”

      杨愉锐:“对,所以我们平时练就要练走直线。插秧插得越直,通风性强,它的产量就高一点。”

      连续几天的农机体验,记者感受到农机手们的辛苦与不易。田间作业要抢抓农时,一名农机手在春耕期间往往要服务上千亩田地,不仅业务要稳,手脚还得快。一天下来,她腰酸背疼、腿脚肿胀。可师父告诉她,因为有了农机,现在的田间耕耘,比起过去已经轻松了许多。

      杨愉锐:“以前是一个人加一头牛,一天干不了一亩地,现在一个人加一台‘铁牛’,一天的作业率可以达到40亩以上;以前一个人插秧,一天插不了一亩,用高速插秧机的话,一个人一天可以插50亩。”

      从“人扛牛拉”到“机器耕种”,一台台现代农机在田野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成为农民们生产的利器,也赋予了更多青年人留在农村,努力奋斗的理由。

      记者彭文娟:“其实通过这几天体验,我感觉成为一名农机手还是挺难的对不对。”

      全国农机职业技术能手、湖北省农机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冠军、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愉锐:“农机手这个行业确实挺辛苦,作业强度非常大的,我们80后机手的收入一年在15万以上,农业肯定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也希望我们更多的年轻人才能够加入到农业,为我们的乡村振兴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