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市总工会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要闻

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

信息来源: 时间:2018-05-21 14:35:14 浏览量:

 中共湖北省委

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决定

(2018年5月15日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2018年4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考察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经济运行情况,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新时代我省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1.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后的重要讲话和视察湖北期间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阐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湖北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对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赋予历史使命、指明前进方向,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湖北人民的深切关怀,饱含着对湖北发展的殷切期望。讲话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做好新时代湖北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于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方针,就是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规矩和导向,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五大关系”,推动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以长江经济带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湖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就是要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大力弘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精神,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力争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大潮中勇立潮头;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发展新篇章;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的主攻方向,就是要聚焦“四个着力”,做到“四个切实”,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民生工作、加强作风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的使命担当,就是要担负起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历史责任,守护绿水青山,永葆长江母亲河的生机活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路上迈出新步伐,创造新辉煌。

  3.全面落实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战略目标。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转变发展方式走在前列,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科教优势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高,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地耗和废水、废气排放等明显降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开放型经济突破性发展,区域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完善,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加快迈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打造具有荆楚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民生工作取得新成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果。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得到有效遏制,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蔚成风气,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4.认真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新时代湖北讲习所”重要思想教育阵地和理论传播平台作用,全媒体全覆盖、多样化常态化讲习,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见成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相结合,与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宪法相结合,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相结合,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相结合,融会贯通、一以贯之。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科学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历史担当和务实作风,用心领会、用情感悟、用力落实,推动湖北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走在前列

  5.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正确把握“五大关系”,用好长江经济带发展“辩证法”,全面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

  加大长江生态修复力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扎实开展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全面推进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突出抓好长江、汉江、清江等主要流域和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神农架林区、大别山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实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河湖水系连通、消落带修复、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建设长江绿色生态廊道。

  加强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与治理。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深入实施“六大专项整治”和“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组织开展长江生态环境大普查和长江大保护“回头看”,全面摸清长江经济带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着力解决“化工围江”突出问题,根除长江污染隐患。加强岸线整治和资源管控,依法严惩非法码头、非法采砂、非法采矿、非法排污、非法捕捞等环境违法行为,加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领域提起公益诉讼力度。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深入实施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落实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实施产业护江和绿色引擎工程。推进岸线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深入开展节水行动,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武汉市建设国家级长江新区的申报和规划工作。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积极推进沿江高铁、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推进水、路、港、岸、产、城协同发展,打造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

  全省各地要加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力度,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武汉市要深入推进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四水共治”和海绵城市建设,襄阳市要引领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宜昌市要加大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和产业转型升级力度,黄石市要加快建设现代港口城市,十堰市要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荆州市要加强非法码头非法采砂整治和岸线复绿工作,荆门市要深化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鄂州市要推动环梁子湖建设湖泊治理示范区,孝感市要加强汉江、府澴河流域环境治理和保护,黄冈市要深入推进长江岸线、港口码头和化工污染整治,咸宁市要加强幕阜山区生态修复与保护,随州市要构筑鄂北生态屏障,恩施州要抓好清江生态环境保护,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要统筹推进汉江流域综合治理,神农架林区要深化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形成协同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省际协商合作和省内区域协作,建立健全跨区域、跨流域的环境保护综合协调机制。完善和落实生态省建设、绿色发展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补偿、环保督察等制度机制,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推进主要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推广宜昌市黄柏河流域地方立法、综合执法、生态补偿、智慧治河等综合治理模式和武汉市长江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工作经验。发挥法治的引领、推动和规范、保障作用,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坚持从娃娃抓起,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进课堂、进家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6.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抓早抓小、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依法、合规、按程序处置各类风险。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积极消化存量债务,依法处置隐性债务。健全落实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机制,扎实开展非法集资、非法校园贷、互联网金融违法违规行为等专项整治,防控企业债券兑付风险和重点企业债务偿还风险。做好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养老保险支付等方面的社会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建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政府债务风险、社会稳定风险违法违纪问题线索移送协查问责机制。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锚定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人口,严格执行现行标准,落实精准方略,下足绣花功夫。以产业扶贫为根本,引导支持贫困地区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坚持扶贫与扶志、扶能、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强化对插花贫困地区的指导和帮扶。严格考核监督,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重拳治水、治气、治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城市黑臭水体等专项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协同管控。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工业企业提标改造,开展柴油货车污染专项治理,打赢蓝天保卫战。严格土壤安全利用和分类管控,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严厉打击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堆放和处置等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扎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省级环保督察。

  7.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巩固去产能既有成果,推动总量性去产能向结构性优产能转变,积极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加快出清过剩产能。依法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坚持因城施策,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落实降成本政策措施,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管理创新和精益生产降本增效。深入推进补短板“十大工程”,加强水利、航空、能源、信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开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滚动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打造3个以上万亿产业、10个以上五千亿产业、20个以上千亿产业和1000个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大力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设计、生产、运营等核心环节的深入应用,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装备技术改造更新,促进质量和效益双提升。加快推动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新材料、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存储器、新型显示、网络安全、地球空间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化基地,加速打造“芯片—显示器—智能终端—通信—应用”联动发展的产业生态,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竞争力、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着力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打造一批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和特色产业,加快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发挥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激励作用,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8.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加快质量强省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形成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推进农业产品绿色化标准化、工业产品高端化智能化、服务产品个性化精细化,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在汽车、机械、建筑、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食品、医药、新材料等优势领域培育一批高质量标杆企业和品牌产品,对标国际标准,打造“湖北品牌”,全面提升我省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大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力度,开展“湖北工匠”培育选拔行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9.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以深化党政机构改革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一网覆盖、一次办好”,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国企国资、农业农村、综合交通运输等领域改革,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使湖北成为要素聚集的高地。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推动产能、技术、产品等走出去,更好发挥联结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两大战略的重要节点作用,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把培育功能和制度创新结合起来,更大力度推进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加快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广中国(湖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0.加快创新强省建设。突出发展第一要务、激发创新第一动力、广聚人才第一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全面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十条”“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新九条”“激励企业研发活动十一条”,以及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人、财、物更多向科技创新一线倾斜。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大力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湖北,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大国重器”科技攻关能力。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加快在存储芯片、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北斗导航等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推动相关产业跨越发展。优化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布局,支持武汉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襄阳、宜昌建设区域性创新中心,推动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县市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11.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发挥民营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实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民营大企业集团,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切实降低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的税负成本、融资成本、资源要素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搭建政商交往、政企沟通的制度化平台。深入实施企业家培育计划,打造楚商品牌。

  12.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以更宽广的视野、创新的思路、开放的办法,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谋划、布局和发展县域经济,努力挖掘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发展新优势,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实行差异化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县域特色产业。调整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优势骨干企业,提升县域开发区产业承载能力,促进县域产业向绿色化、品牌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支持20个左右发展后劲足、承载能力强的县(市、区)建设成为新的增长点,力争更多县(市、区)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先进行列。

  三、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3.科学有序推进乡村振兴。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科学规划、明确目标、制定政策,激发农民内在活力,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乡村振兴。重视乡土人才培养,吸引支持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

  14.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质量强农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实施荆楚农优品工程,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农村电商平台和电商集群(园区)建设,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15.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与农村资源有效对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全面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内交易,引导资金向乡村流动。探索落实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有意愿、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有序落户,依法享受城镇公共服务。

  16.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和做法,以厕所革命、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乡村绿化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注重乡土味道,体现乡土风情,留住乡村原生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发挥新乡贤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农民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参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获得更多增值收益。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7.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大力实施“湖北就业提升计划”,推动实现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深入推进“我选湖北”计划,全方位扩大大学生在鄂就业创业规模。支持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落实稳岗补贴政策,鼓励去产能企业通过转岗就业创业等多种方式妥善分流职工。鼓励和支持退役军人自主就业创业,积极推行退役士兵“阳光安置”。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加快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梦想小镇建设,抓好普惠性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和政策的落实落地。

  18.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完善低保标准量化调整机制,稳步提升城乡低保水平。加大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救助力度。全面推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四位一体”健康扶贫模式,加大困难群众参加医保资助力度。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以及城市困难群众关爱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

  19.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统筹推进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师资配置,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化解“择校热”“大班额”等难题。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协调发展,以“双一流”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大力推进健康湖北建设,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调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推动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20.加快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推进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实施“湖北社保共享计划”,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制度,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推动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积极稳妥、依法依规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确保按时完成新的三年棚户区改造攻坚任务。实施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措施,更好满足群众居住需求。

  21.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坚持党建引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巩固城乡网格化建设成果,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城乡社区下移。加大村(居)务公开力度,健全村(居)民议事制度,推进社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依托,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更好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坚持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推进警察、律师进村(社区),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切实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依法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铲除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

  22.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大力选拔“四个意识”强、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情况,作为巡视巡察、执纪监督、审查调查和督促检查的重点内容,坚决抵制和防止“七个有之”,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坚决追责问责。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巩固和提升良好政治生态。

  23.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推动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把各类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深入总结推广宜昌市夷陵区许家冲村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武汉市青山区青和居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烽火科技集团党建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等经验,研究制定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措施,推动基层党组织切实担负起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扎实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弱化虚化问题专项集中治理,选优配强管好带头人,全面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领导社区治理的重要职责,大力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委(党组)领导作用,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度,引导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

  24.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纠正“四风”问题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和我省实施办法,向“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坚决斗争,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作风。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深入解决考核检查过多过滥的问题,大力整治“新衙门作风”,严肃处理弄虚作假、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行为。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和执行全过程,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对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的考核,要注重看改作风转作风、抓作风管作风的成效。

  25.营造干事创业、担当尽责的浓厚氛围。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八种本领”,做到“五个过硬”。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干部选育管用考等各个环节,健全以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制定实施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措施办法,落实党内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开展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检查,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履职尽责。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