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文分享│每临大事有担当
信息来源: 时间:2023-12-23 10:07:33 浏览量:
每临大事有担当
作者:团风县委宣传部 梅玉荣
说起霍世福的名字,很多团风人都熟悉。作为一个从事摄影几十年的老团风人,又是团风县摄影家协会主席,他的身影几乎遍布小城每一个角落。自团风建县以来,连续几届都是政协委员。几十年如一日的摄影工作之外,他还始终坚持着一个观念:除了追求自身的生存价值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社会责任心。
一、关注民生的“水委员”
当了多年的政协委员,霍世福在生活中总爱关注一些民生问题,平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适当的时候写成提案反应给县委县政府。每年写提案都以"民生"问题为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绿阴池水满为患》《得胜小学(即后来的实验小学)需改造》《关于环卫工人待遇问题的建议》《新建路五千人行路难问题》《百年小学行路难》《清理麻木车辆,确保生命安全》《和谐路不和谐一头冷一头热》《张家塆村民行路难》《关于罗霍洲种油菜或紫云英推动团风旅游产业的建议》。
最有名的提案与水有关,他还因此得了个“水委员”的绰号。
在2014年的政协大会上,霍世福委员提交了一篇《家住长江边,难吃长江水》的提案,引起了参会委员们的共鸣,很多委员纷纷联系他签名附议。他关注民生大事,尤其注意到当时团风县城区自来水的供水状况,据他多方调查了解,团风自来水取水源在是团风长江边的内河(团风有主江和内河),每到枯水季节(每年有八个月的枯水期),上游水源则来自举水河。举水河的水都是上游麻城、红安排流下来的生活废水,团风水厂抽进河水处理后,再送到城区千家万户,虽说制水过程规范,但水源令人堪忧。
霍世福这个关于水的提案交上后,马上被归类到重点提案,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统一确定了主江取水的目标。在各方努力下,不仅找到了相关政策,还找到了有效的资金源。终于在2015年开始了主江取水工程建设。2017年4月30日上午,正式开启了主江取水,从此团风县城人民才真正喝到了长江水,结束了吃小河污染水的历史。
然而,水源问题解决了,水质和水压还是一个大问题。霍世福注意到,经常有人在各种渠道反映,说家里自来水混浊有杂质。看来老百姓还是没有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他又坐不住了,决定继续调研水的问题。走访多家单位及部门,终于找到问题症结:水管老化。团风县自来水厂是80年代团风镇所建的(团风1996年建县),地下网管设计落后,水泥管、铸铁管使用多年,已破烂不堪,加压送水时满城管漏现象时有发生。县水厂的制水工艺还处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准,水压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楼的需求。
“水委员”霍世福又开始了水质水压的呼吁之路。调研了团风水厂实情后,拟写了《关于解决城区居民用水水质水压问题的建议》,提交给政协大会。同样,由于他的一再呼吁,又有二十多名政协委员参与其中,政协领导非常重视这项提案的办理。从2017年到2020年,每逢政协调研或视察,或者在政协大会上,霍世福都会提起水的问题,关注取水工程的进度。从此,人们一见到霍世福,总会叫他一句“水委员”,他也总是笑眯眯地回应。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财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县委政府把人民吃上卫生健康水放在首位,举全县之力开展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兴建新的水厂也摆上议事日程。
二、勇于担当的“记录者”
霍世福有一种割舍不了的家国情怀,他常说,没有大家,哪来小家。不管在什么场合,他都能把握鲜明的政治立场,不说不利国家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政府形象的事。在一些重大时事面前,他既能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又有挺身而出的社会责任感。
1998年特大洪灾,霍世福认为用自己的摄影专长,去记录抗洪场景,留下资料为抗洪救灾传播正能量也应该是一大贡献。于是他背上相机,带足胶卷(当时没有数码相机),背上一把油布雨伞,脚穿深筒雨鞋,就上堤了。他为1998年抗洪提供宣传图片,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资料,团风县几乎所有的存档、上报灾情的图片都是他拍的。
2016年7月,团风又遭受水灾,他又义不容辞地去抗洪一线进行纪实摄影了。当时团风镇十里湖河堤险情丛生,他在长堤上拍摄了抗洪抢险的场景,又深入到十里湖村中查看受灾实际情况,记录了群众转移的场面、群众安置的场面、军民抗洪抢险的场面,后来还到黄湖新区去探访拍摄灾情。他前后发表了《上抱湖水久泡堤生险情,堵决口百名武警战高温》等十几篇日志,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也给大家带去了满满的正能量,有不少政协委员受他影响,纷纷捐资捐物。
谁也没料到,2020年又是洪灾来袭,二话没说,他又上堤了,先后写了3篇《团风县举东堤血防圩抗洪纪实》图文日志。与前两次洪灾不同的是,这次让人没有太多忧心忡忡的情景,更多的是振奋与昂扬的镜头。他非常感动与震撼,用心记录着军民齐心抢筑堤圩的场景。
是什么支撑着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奔波在防汛救灾一线?是什么让他自觉自愿、不畏艰辛做着时代记录者的事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人活着不能只想到自己,也要关注社会,能为社会作点贡献,也能体现了自我的价值,再苦再累也值得。
三、弘扬正气的“摄影人”
2020年初,新冠病毒开始肆虐,霍世福像所有普通百姓一样,和家人一起安心宅家,服从国家一切规定。宅家时期他也想过能为社会做点事,毕竟自己是个摄影人,拍摄记录一点什么也是应该,但中摄协发文件通知,倡议摄影人也要宅家不出门,不能给社会添乱,坚守就是爱国。七想八想,他便在自己所在的团风乒乓球友群里发起了捐款倡议书,没想到一呼百应,不到一天募集到捐款6800元,交给了团风县红十字会。
2月19日疫情正紧张,团风县内各乡镇要航拍,查看疫情管控情况,全县乡、镇、村、组实现全覆盖,时间紧任务大,航拍人手紧缺,县国土资源局请求县摄协进行技术支援。身为政协委员及摄影人,疫情就是战情,霍世福一接到电话,没有半点犹豫就答应充当志愿者,并邀请航拍爱好者、省摄协会员程世伟一同参与。当时出门是有风险的,家人都不太同意去冒险,他们分别作好了家人的工作,2月19日下午就开始工作。航拍工作一直进行到3月4日。
3月5日,他又接到黄冈市摄协和团风县委宣传部的通知,要求摄影家们为山东医疗队医护人员拍肖像。由于摄协会员分散各地,封城封路时期,尽量不给会员们带来风险,他便找来儿子霍胜、侄儿霍小良,组成一个“霍家军”。先开了一个工作会,商量策划拍摄细节,用光,背景,后期制作等等。由于准备充分,加上他们本身也是专业人像摄影师,拍摄非常顺利。不但个人照,还有小合影大合照,他们来者不拒,尽量满足医务工作者的要求。照片拍摄获得他们的一致高度好评。
3月8日他获得批准,去团风县中医院拍摄医护人员的工作场景。3月12日上午,团风县取得了收治入院确诊病例“清零”的佳绩,他全程为庆祝活动拍摄记录。3月21日,听说山东医疗队撤离团风,他也主动来到欢送现场,记录下这历史瞬间。3月22日,受黄冈市摄影协会的邀请,为湖南医疗队撤离黄州的活动,他也拍摄了一些图片资料。
除此之外,他为了记录公安干警巡逻守岗的场景,夜晚到团风三桥卡口(罗家沟桥、举水桥、方高坪铁路桥)、团风中医院门口、团风党校等地,为公安干警们拍片。为了记录环卫工人在疫情中的工作,他早上四点半起床,也记录了一些环卫工人在疫情中的场景。
12月20日,黄冈市摄影家协会召开大会,举行“政府网签约摄影师”颁证暨“摄影志愿服务队”成立授旗仪式,同时还进行了全市抗疫先进摄影师表彰。团风县以霍世福为代表的六名摄影志愿者受省、市摄协同时表彰,霍世福被市政府批准为首批签约摄影师,并加入市摄影志愿服务队。尤其值得一说的是,霍世福、霍小良、霍胜拍摄的山东医疗队肖像作品及三人签名手迹,均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收藏。
紧要关头讲奉献,每临大事有担当。今年69岁的霍世福仍然满脸笑容,一身活力,爱摄影、爱打乒乓球的他,全然没有老年人的暮气和死板。是摄影家的职业,让他在不停的奔忙中找到积极向上的生活意义;是政协委员的身份,让他在持续的奉献中实践着贴近百姓的社会责任。霍世福经常笑着说:“身为一个老团风人,付出些劳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相信团风会越来越美好。”
信息来源: 时间:2023-12-23 10:07:33 浏览量:
每临大事有担当
作者:团风县委宣传部 梅玉荣
说起霍世福的名字,很多团风人都熟悉。作为一个从事摄影几十年的老团风人,又是团风县摄影家协会主席,他的身影几乎遍布小城每一个角落。自团风建县以来,连续几届都是政协委员。几十年如一日的摄影工作之外,他还始终坚持着一个观念:除了追求自身的生存价值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社会责任心。
一、关注民生的“水委员”
当了多年的政协委员,霍世福在生活中总爱关注一些民生问题,平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适当的时候写成提案反应给县委县政府。每年写提案都以"民生"问题为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绿阴池水满为患》《得胜小学(即后来的实验小学)需改造》《关于环卫工人待遇问题的建议》《新建路五千人行路难问题》《百年小学行路难》《清理麻木车辆,确保生命安全》《和谐路不和谐一头冷一头热》《张家塆村民行路难》《关于罗霍洲种油菜或紫云英推动团风旅游产业的建议》。
最有名的提案与水有关,他还因此得了个“水委员”的绰号。
在2014年的政协大会上,霍世福委员提交了一篇《家住长江边,难吃长江水》的提案,引起了参会委员们的共鸣,很多委员纷纷联系他签名附议。他关注民生大事,尤其注意到当时团风县城区自来水的供水状况,据他多方调查了解,团风自来水取水源在是团风长江边的内河(团风有主江和内河),每到枯水季节(每年有八个月的枯水期),上游水源则来自举水河。举水河的水都是上游麻城、红安排流下来的生活废水,团风水厂抽进河水处理后,再送到城区千家万户,虽说制水过程规范,但水源令人堪忧。
霍世福这个关于水的提案交上后,马上被归类到重点提案,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统一确定了主江取水的目标。在各方努力下,不仅找到了相关政策,还找到了有效的资金源。终于在2015年开始了主江取水工程建设。2017年4月30日上午,正式开启了主江取水,从此团风县城人民才真正喝到了长江水,结束了吃小河污染水的历史。
然而,水源问题解决了,水质和水压还是一个大问题。霍世福注意到,经常有人在各种渠道反映,说家里自来水混浊有杂质。看来老百姓还是没有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他又坐不住了,决定继续调研水的问题。走访多家单位及部门,终于找到问题症结:水管老化。团风县自来水厂是80年代团风镇所建的(团风1996年建县),地下网管设计落后,水泥管、铸铁管使用多年,已破烂不堪,加压送水时满城管漏现象时有发生。县水厂的制水工艺还处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准,水压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楼的需求。
“水委员”霍世福又开始了水质水压的呼吁之路。调研了团风水厂实情后,拟写了《关于解决城区居民用水水质水压问题的建议》,提交给政协大会。同样,由于他的一再呼吁,又有二十多名政协委员参与其中,政协领导非常重视这项提案的办理。从2017年到2020年,每逢政协调研或视察,或者在政协大会上,霍世福都会提起水的问题,关注取水工程的进度。从此,人们一见到霍世福,总会叫他一句“水委员”,他也总是笑眯眯地回应。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财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县委政府把人民吃上卫生健康水放在首位,举全县之力开展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兴建新的水厂也摆上议事日程。
二、勇于担当的“记录者”
霍世福有一种割舍不了的家国情怀,他常说,没有大家,哪来小家。不管在什么场合,他都能把握鲜明的政治立场,不说不利国家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政府形象的事。在一些重大时事面前,他既能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又有挺身而出的社会责任感。
1998年特大洪灾,霍世福认为用自己的摄影专长,去记录抗洪场景,留下资料为抗洪救灾传播正能量也应该是一大贡献。于是他背上相机,带足胶卷(当时没有数码相机),背上一把油布雨伞,脚穿深筒雨鞋,就上堤了。他为1998年抗洪提供宣传图片,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资料,团风县几乎所有的存档、上报灾情的图片都是他拍的。
2016年7月,团风又遭受水灾,他又义不容辞地去抗洪一线进行纪实摄影了。当时团风镇十里湖河堤险情丛生,他在长堤上拍摄了抗洪抢险的场景,又深入到十里湖村中查看受灾实际情况,记录了群众转移的场面、群众安置的场面、军民抗洪抢险的场面,后来还到黄湖新区去探访拍摄灾情。他前后发表了《上抱湖水久泡堤生险情,堵决口百名武警战高温》等十几篇日志,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也给大家带去了满满的正能量,有不少政协委员受他影响,纷纷捐资捐物。
谁也没料到,2020年又是洪灾来袭,二话没说,他又上堤了,先后写了3篇《团风县举东堤血防圩抗洪纪实》图文日志。与前两次洪灾不同的是,这次让人没有太多忧心忡忡的情景,更多的是振奋与昂扬的镜头。他非常感动与震撼,用心记录着军民齐心抢筑堤圩的场景。
是什么支撑着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奔波在防汛救灾一线?是什么让他自觉自愿、不畏艰辛做着时代记录者的事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人活着不能只想到自己,也要关注社会,能为社会作点贡献,也能体现了自我的价值,再苦再累也值得。
三、弘扬正气的“摄影人”
2020年初,新冠病毒开始肆虐,霍世福像所有普通百姓一样,和家人一起安心宅家,服从国家一切规定。宅家时期他也想过能为社会做点事,毕竟自己是个摄影人,拍摄记录一点什么也是应该,但中摄协发文件通知,倡议摄影人也要宅家不出门,不能给社会添乱,坚守就是爱国。七想八想,他便在自己所在的团风乒乓球友群里发起了捐款倡议书,没想到一呼百应,不到一天募集到捐款6800元,交给了团风县红十字会。
2月19日疫情正紧张,团风县内各乡镇要航拍,查看疫情管控情况,全县乡、镇、村、组实现全覆盖,时间紧任务大,航拍人手紧缺,县国土资源局请求县摄协进行技术支援。身为政协委员及摄影人,疫情就是战情,霍世福一接到电话,没有半点犹豫就答应充当志愿者,并邀请航拍爱好者、省摄协会员程世伟一同参与。当时出门是有风险的,家人都不太同意去冒险,他们分别作好了家人的工作,2月19日下午就开始工作。航拍工作一直进行到3月4日。
3月5日,他又接到黄冈市摄协和团风县委宣传部的通知,要求摄影家们为山东医疗队医护人员拍肖像。由于摄协会员分散各地,封城封路时期,尽量不给会员们带来风险,他便找来儿子霍胜、侄儿霍小良,组成一个“霍家军”。先开了一个工作会,商量策划拍摄细节,用光,背景,后期制作等等。由于准备充分,加上他们本身也是专业人像摄影师,拍摄非常顺利。不但个人照,还有小合影大合照,他们来者不拒,尽量满足医务工作者的要求。照片拍摄获得他们的一致高度好评。
3月8日他获得批准,去团风县中医院拍摄医护人员的工作场景。3月12日上午,团风县取得了收治入院确诊病例“清零”的佳绩,他全程为庆祝活动拍摄记录。3月21日,听说山东医疗队撤离团风,他也主动来到欢送现场,记录下这历史瞬间。3月22日,受黄冈市摄影协会的邀请,为湖南医疗队撤离黄州的活动,他也拍摄了一些图片资料。
除此之外,他为了记录公安干警巡逻守岗的场景,夜晚到团风三桥卡口(罗家沟桥、举水桥、方高坪铁路桥)、团风中医院门口、团风党校等地,为公安干警们拍片。为了记录环卫工人在疫情中的工作,他早上四点半起床,也记录了一些环卫工人在疫情中的场景。
12月20日,黄冈市摄影家协会召开大会,举行“政府网签约摄影师”颁证暨“摄影志愿服务队”成立授旗仪式,同时还进行了全市抗疫先进摄影师表彰。团风县以霍世福为代表的六名摄影志愿者受省、市摄协同时表彰,霍世福被市政府批准为首批签约摄影师,并加入市摄影志愿服务队。尤其值得一说的是,霍世福、霍小良、霍胜拍摄的山东医疗队肖像作品及三人签名手迹,均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收藏。
紧要关头讲奉献,每临大事有担当。今年69岁的霍世福仍然满脸笑容,一身活力,爱摄影、爱打乒乓球的他,全然没有老年人的暮气和死板。是摄影家的职业,让他在不停的奔忙中找到积极向上的生活意义;是政协委员的身份,让他在持续的奉献中实践着贴近百姓的社会责任。霍世福经常笑着说:“身为一个老团风人,付出些劳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相信团风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