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市总工会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文苑

主题征文分享│怀念殷东山先生

信息来源: 时间:2023-12-25 12:44:38 浏览量:
怀念殷东山先生
作者:团风县回龙山中心医院 童薇

      “金银花10克  连翘15克  淡竹叶12克 ......”一张手写的中药处方从落满尘埃的木制柜顶飘然而下,四散逃窜的微尘随之飞扬在夏日灿然的阳光下,游离的目光猝然与那一味味融入血脉的药名相遇,过往的记忆纷至沓来,顺流而下,与那张霉迹斑驳的处方一起跌入记忆的谷底......

      这张处方出自殷东山老先生之手,他那手方正有力中透着几分洒脱的字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也是绝不会遗忘的。只是,此生再也看不到殷老先生提笔写处方的样子,他的处方也将成为绝版的珍藏。
 
      他走了,似那秋积霜的降落,无声无息。他消逝在2022年那个冷峻的冬日里,不曾告别,我们亦无法送别,于我而言,无疑是莫大的遗憾。
 
      殷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回龙山人,他出生于40年代初,在那个贫瘠动荡的年代,十几岁的他便跟师学习岐黄之术,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终有所得。
 
      曾听老一辈的医院职工讲,殷老先生曾辗转在回龙山镇多个乡村卫生所坐诊,那时候交通不便,只能步行着去出诊,在回龙山大大小小的乡道上都曾留下过他无悔的足迹。

      我与殷老先生结缘于2009年,彼时的我还是初入中药岗的“新人”,而殷先生是医院门诊部退休后返聘的副教授中医师,所以每天接触最多的便是殷先生的中药处方,那时候,我们可以从殷先生的笔迹中推测出中医诊室的患者量,人数众多的时候,殷老先生的字是潇洒、飘逸的,人数不多的时候,他的字是苍劲有力的。
 
      在从业的数十年光阴里,也曾调剂过许多医师的处方,一直没有遇到比殷先生的字更为好看的,亦如他的为人一样,正直善良,高洁仁爱。
 
      回首望去,我已然在殷老先生身边工作了十多年,十多年的时光里,我见过太多让人动容的画面,也曾经历过许多温暖的瞬间,现在忆起心间仍会涌出汨汨的暖流。
 
      “医若施,善行必先至。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给的是情”。殷先生那一辈的医者,十分珍视自己的医德,他们自小便在苦水中浸泡着长大,所以深深懂得基层老百姓的不易,也时刻用自己的言行维护着患者的体面,给予他们患病时刻最温暖的关怀。   

      殷先生作为医院唯一的老中医,人早已退休,但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履行一名医者的天职,从不懈怠。他虽身患痛风、高血压等多种老年人病症,还兼有心脏病,但他风雨无阻地坚持在门诊部坐诊,有时还带病坐诊。每天上班,他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尽心尽力为病人医治。他还拥有一颗悲悯之心,有些孤寡老人看病没有带够钱,殷先生会主动为之垫付,有人送还,也有人不了了之,殷先生总是淡然一笑,不询问,不计较。他明白,也能理解乡村老人的不易与难处。
 
      记忆中,在我从业的十年时光、三万多个日月里,殷先生的假期屈指可数,因为慕名找他求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有来自省外的,也有来自市区的,更多的是本地的常住居民,即使在大年三十,只要有病人来找他,他都会照常开方抓药,从不怠慢。

      俗话说“医者不能自医,渡人却不能渡己”,殷老先生一辈子医人无数,却无法为自己解除病痛,更要常年经受着病痛的折磨,特别是在经历疫情的几年里,他的身体也一直不太好。
 
      2022年初在经历过一场大型手术后,他整个人消瘦了二三十斤。在殷先生术后休养的日子里,依然有病人远道而来找他开方治疗,为了不让他们打扰到先生,同事们只能如实告知,殷先生身体不好,在家休养,可病人依然不管不顾地上门求医,每每如此,殷先生都会拖着沉重的病躯到门诊为病人看病。犹记得,直至最后他病入膏肓的那段日子里,他亦步履蹒跚地来到诊室,颤抖着双手写下中药处方。
 
      他这一辈子不曾有过豪言壮语,只是默默用行动感染着身边人,让大家明白真正的“为医之道”,什么是“学无止境”。记得他曾跟我说,“无论在哪里,都不要忘记学习,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当活到老,学到老......”。
 
      日光漫漶的夏日午后,细碎灵动的阳光穿过窗前层层叠叠的丛荫,流淌在清新翠绿的叶脉上,跳跃在被翻得破旧的医学古籍中,殷老先生戴着眼镜端坐在桌前,时不时地翻阅,时不时地小声默诵......
 
      样一个画面,永远定格在我记忆的最深处。他那亘古不变的坐姿,他对学习锲而不舍的追求,他的音容笑貌......仿佛一如往日那般真实地闪现在眼前,鲜活、灵动,好似从不曾离我们而去。

      他给予过我的教诲与帮助,一直铭记于心,不敢相忘。那是刚到中药房的日子,每天都会去殷先生的诊室学习,殷先生每天都会出一道中药题,譬如:葳蕤是哪味药的别名、青皮与枳实的性味功能及区别,再到后来考验方剂学,也因为于此,我在从事中药的几年时光里,断断续续读过《黄帝内经》、《本草纲目》、《方剂学》,也尝试着背诵了药性赋、汤头歌诀,只是没能坚持下去。之后的几年里也努力提升学历,考取了执业证,拿下了职称证,但,感觉自己离一名真正的中医药人还很远,因为与殷老先生的笃学不倦,精进不休相比,我还未真正入得学习之门。

      虽然,已离开中药岗一年有余,但时常会忆起殷先生,想起他的为医之道,为学之道,为人之道。殷先生把一生献给了基层的中医药事业,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坚守了六十多载春秋,他不求名利,不慕虚荣,始终践行着仁医的准则,以医效民。

      今日为文怀念殷先生,并不是为歌颂他,宣传他。于我而言,在弥补自己内心一些缺憾的同时,希望殷先生身上始终闪耀着谦和、仁爱、笃学.....的光辉能得到传承,亦让每一个基层医务工作者都有所思、有所悟,对自己的职业有全新的认识与追求。
Top